说个讽刺的事儿,你是不是觉得“意外”离你挺远的?
那小沃问一句:每当看到诸如“重庆公交车坠江”这种新闻时才会心头一紧,进而“头脑发热”觉得好像是得来份儿意外险?
并且,等新闻热度一减,感性褪去后,你又会拍拍恢复“理智”的大脑,忘掉之前这“可笑的”投保意外险的想法?
小沃告诉你,意外险不只管这种“大事”,也会管“猫抓狗咬”“摔伤扭伤”“烫伤”等这种小事呢?
下面,小沃就来具体介绍一下意外险.
一、“意外险”是什么?
所谓“意外”,必须满足:外来的、突发的、非本意的、非疾病的条件。
上述几点应该很好理解,就是比如自残、自杀、中暑等是不在赔偿范围的。
那意外险赔啥呢?其实还挺多:大到交通事故、台风地震,小到跌打损伤、猫抓狗咬、烫伤等。
所以发现没?意外险其实派上用场的概率挺高的。
那会不会很贵?
别担心,意外险保额高、又便宜!
二、“意外险”怎么选?
A.基本保障范围全面
前面“概览”中,我其实提过,一款称职的意外险,应当包含:意外身故、意外伤残、意外医疗,至少这三项。
那些把上述三项单独拆出来卖的意外险,比如“意外医疗”,其实也没便宜多少,但保障范围却是大打折扣。
1、意外身故。
这项很好理解,也应当是所有人对于意外险最最基本的保障认知。
意外身故,简单来说就是因为意外“挂了”,保险公司会按约定的保额直接赔一笔钱。
从数据来看,因意外导致的身故占到了身故原因的20%左右(其余基本都是因为疾病)。
2、意外伤残。
意外伤残指,因意外导致的残疾,保险公司会按照“保额X伤残等级”赔付一笔钱。
第一、就大陆保险的产品形态来说,只有意外险这个险种对伤残保障最全面——全面性。
第二、具有“抚恤金”的作用:我曾经采访过身边大概10位朋友,大家一致表示,最痛苦的不是死亡,而是“生不如死”——人活着,但是废掉了,不能养活自己的同时却还要不断地产生花销,对于身心都是一种折磨。
其一,注重“保额”:
刚才提到“伤残”赔付,是按伤残等级对应的赔付比例乘以保额来赔钱的。
保额有100万的人可以拿60万,保额有20万的人只能拿12万,想想是不是差别挺大的?
其二,注意各司产品写的是保“伤残”还是“全残”。
其三,有些意外险的意外伤残是按“固定保额”赔的,不是按比例,这种果断不要选。
2)意外医疗
意外医疗是指因意外就医产生的门急诊或住院医疗费,保险公司会就这些医疗费用进行报销——这也是使用率最高的一部分。
一般建议意外医疗的额度不低于一万(超出一万部分就可以找“百万医疗险”去了),且意外医疗最好能报销社保外费用。
意外医疗的免赔额也是越低越好。
B.锦上添花的可选项:
1、猝死责任
2、住院津贴
第三、“意外险”避“坑”指南
一、不买“长期型”。
二、不买“返还型”。
三、不买只管“全残”不管“伤残”的意外险。
四、不买贵的离谱的意外险。
167387个用户完善保障计划